津门虎舆论风波,每年投入一亿插管子,于根伟薪资低
从大连赛场的最后两场比赛中,两大主力疑似被洗牌的传闻开始,再到天津津门虎队以全华班首发对阵上海海港,谢维军的乌龙球引发了一场风波。一时间,津门虎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中,甚至有国内权威媒体人士对于根伟的排兵布阵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这场争议的根源在于,不同立场的人对于津门虎俱乐部了解程度的差异。于根伟的排兵布阵,在部分人眼中是策略的调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则是问题所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天津本地的球迷和媒体却在力挺于根伟。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于津门虎俱乐部有着基本而全面的了解。 外界常常觉得津门虎的投入稳定,应该在稳定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成绩。但事实是,津门虎一直是在稳定但有限的投入下运作。他们是中超联赛中标准的、稳定的被体育局托管的俱乐部。 在过去的21年中,津门虎俱乐部几乎走到了历史的边缘,但在足协即将公布准入名单之际,因为内部问题引起了重视,两地的相关高层进行了紧急会谈。虽然最终苏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天津当地的执行力非常强,高层迅速行动,召集了当时的天津体育局局长,现在中足联的一把手李克敏,将任务布置下去后,体育局接管了津门虎,于根伟也正式出山担任总经理兼主教练。 至今日,津门虎俱乐部依然处于体育局的托管之下。这种被托管的现状决定了他们的投入水平——每年仅有一个亿,这在中超联赛中属于中下游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俱乐部的开支被全方位压缩。包括于根伟在内的整个俱乐部工作人员只有五六人,而他在个人待遇上也只是象征性地拿一些钱,他是目前中超待遇最低的主教练。 由于投入有限,每当强队来挖角时,津门虎确实难以留住主力球员。这几年,津门虎已经习惯了年年面临主力球员出走的情况。而投入的有限性也使得引援变得困难重重。比如去年冬天,他们非常想要得到叶楚贵,但最终还是无法匹敌其他俱乐部提供的优厚待遇。 尽管组建了一套还不错的主力阵容,但由于投入和待遇的限制,他们的主力与替补之间的差距是整个中超联赛中最大的。作为俱乐部的主心骨,于根伟不仅要负责带队,有时还要因为赞助款不到位而去“刷脸”收账。 尽管事多钱少心累,于根伟早就不想干了。但他深知自己是天津足球的旗帜,在俱乐部彻底摆脱危机之前,他有义务扛起重担。对于了解津门虎俱乐部现状的球迷和媒体来说,他们很清楚于根伟这几年的不易,也明白如果于根伟真的撂挑子不干,接替他的人不靠谱的话,津门虎会面临大麻烦。因此他们维护于根伟是发自内心的。 当面对上海海港的比赛时,虽然球队进行了大轮换或是战略放弃,但他们清楚球队的现实情况。面对四月密集的赛程,家底单薄的津门虎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之前选择性地参与更有把握的比赛是一种理性的选择。然而对于那些对津门虎现状了解有限的外地球迷和媒体来说,他们的观点可能会比较片面。 比如某位常年生活在广州的媒体人在批评于根伟时,引用了去年天津足协杯替补打海港的例子。他认为天津应该争取足协杯冠军打亚冠。但这位媒体人是否知道天津每年只有一个亿的投入?是否知道就算打亚冠也不会增加投入?他是否想过用一个亿打双线可能让球队奔着保级甚至降级区走?他在说于根伟这么做会影响声誉时是否知道于根伟早就不想干了?这些他可能都不用去想、不知道也不会在乎即使津门虎降级了的事情。 于根伟对于外界的声音并非不在意相反他是一个比较记事的人好的坏的都会记在心但他也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外界的质疑在赛季开始前的直播中他澄清了一些谣言在赛前发布会上他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这些都在表明他对自己的球队和自己的决定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
